7月25日(行程==香妃墓==大巴札==高台古城區)

 img25.jpg

            2015年7月25日,進入自助旅行第8天,早上在喀什深航酒店用完豐盛的自助早餐,精神倍增,搭上出租車到阿帕霍加麻札香妃墓,下車地點是一條鄉間小徑,塵土飛揚,購票入內(每一個人30民幣),進了大門,門的右邊有間小房子,是導覽員休息和準備解說的休息室,可能因為我們只有4個人,導覽員只當沒看見我們,偷懶去了,而我們也樂得耳根清淨,逕自憑己聰慧的頭腦和敏銳的觀察力去發掘此地歷史,也就是自我導覽了!

話說

     雍正十二年(1734九月十五日,這也是清世宗在位的最後一年,在新疆和卓族的一個家庭誕生了一位女嬰,她的父親就是第二十九世回部台吉(貴族首領)圖爾都,她的名字就是買木熱·艾孜姆

     乾隆二十年五月軍進軍伊犁 ,二次平定準噶爾叛亂,解救了被準噶爾拘禁的葉爾羌、 喀什噶爾封建主瑪罕木特的兩個兒子:大和卓木、 小和卓木

這兩個兄弟卻是天生逆骨,被解救後2年不思感恩,還叛變自稱巴圖爾汗,雄霸南疆

     乾隆二十三年發兵征討,清軍在庫車、葉爾羌(今莎車)、和闐等地與這對叛逆兄弟組---大小和卓交戰。

     乾隆二十四年(1759年),大小和卓兵敗往西逃走,經蔥嶺進入巴達克山(在今阿富汗東北部)境內,被巴達克山首領素勒坦沙擒殺,叛亂遂平。

     乾隆二十五年,在平亂中立功的南疆維吾爾上層人士應召陸續到北京,拜見高宗皇帝。乾隆令他們在京居住,並派使者接他們的家眷來京,封圖爾都等為一等台吉。圖爾都27歲的妹妹(買木熱·艾孜姆)也被選入宮,冊封為和貴人。

     乾隆二十七年五月十六日,皇太后降旨,冊封和貴人為容嬪。(進一級)

     乾隆三十三年六月, 皇太后懿旨,將她由容嬪晉為容妃,並由賞給處為她準備滿洲朝服、吉服、項圈、耳墜、數珠等等。 同年十月,受命為正、副使的大學士尹繼善 、內閣學士邁拉遜,持節冊封容嬪為容妃。(又進一級)

     乾隆五十三年四月十九日,容妃離世,享年55歲。(沒有封后)

     傳說: 香妃死後由其嫂蘇德香將其屍體護送回喀什,並葬於阿帕霍加墓內,因而人們又將這座陵墓稱做香妃墓”。

     事實據考證,香妃並沒有葬在這裡,她確切的葬地是在河北遵化清東陵的裕妃園寢。(所以喀什香妃墓………)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傳說她“玉容未近,芳香襲人,即不是花香也不是粉香,別有一種奇芳異馥,沁人心脾”,大家都公認她的香味其實是來自砂棗花香!

 _MG_8223.jpg

(這是參觀指標,以三種文字書寫,很別緻)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阿帕霍加麻札香妃墓座北朝南,占地面積30 畝,西元1640 年前後建立,是典型的伊斯蘭式古陵墓建築,它像一座富麗堂皇的宮殿,高40米,由門樓、小禮拜寺、大禮拜寺、教經堂和主墓室5 部分組成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建築恢宏壯觀,有非常濃厚的伊斯蘭教風格,外牆綠色瓷磚、圓拱門窗的房屋非常特別。主墓室是景區內最重點的建築,也是全疆最大的穹頂式建築,穹頂旁還有漂亮的(邦克樓)>>(伊斯蘭教清真寺群體建築的組成部分之一。阿拉伯語音譯,意為尖塔、高塔、望塔,即宣禮塔。又稱為:喚禮塔。中國穆斯林稱邦克樓、望月樓。專門用作宣禮或確定齋戒月起訖日期觀察新月,是清真寺建築的裝飾藝術和標誌之一)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四樓一拱搭配上面鐵柱高擎的五彎新月,整體造型看起來和諧,又顯得格外莊嚴。四周牆壁從上到下全都用深綠色琉璃磚貼面,上面繪有彩色圖飾與阿拉伯文古蘭經警句。這些琉璃磚是300多年以前燒製的,時至今日依然光潔精美。

 _MG_8224.jpg

(阿帕霍加麻札香妃墓入口)

_MG_8227.jpg

(阿帕霍加麻札香妃墓,是典型的伊斯蘭式古陵墓建築。)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在這恢宏的建築東邊,有一大片麻札,是平民區,依傍在阿帕霍加麻札旁,可能是希望往生後還能追隨聖者腳步吧!

_MG_8230.jpg

_MG_8235.jpg

(一般平民麻札,排列整齊,依傍在阿帕霍加麻札的旁邊)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進入阿帕霍加麻札,門的左邊有一輛比轎子大的馬車,顏色斑駁,傳說這是載運香妃遺體回來的靈車,當時車的表面貼滿金箔,極盡哀榮,可惜金箔已不復見,當然想要從褪色的彩繪中去遙想當初的輝煌已是不可能了!

_MG_8237.jpg

(相傳香妃去世後就是以這輛貼滿金箔靈車跋涉幾千里,費時三年回喀什)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墓園裡面空間極廣,放眼望去盡是麻札,歷史記載墓內葬有同一家族的五代72(實際只見大小58個墓穴),正中是她的哥哥艾山霍加,而在麻札群的東北角覆蓋黃綾的麻札,那就是香妃衣冠塚!

 _MG_8241.jpg

(相片右上角就是香妃的衣冠塚)

_MG_8246.jpg

(高聳的穹頂之下的阿巴克霍加麻扎,五代7258個墓穴)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在入口門樓西牆緊連的是一座小清真寺,前有彩繪天棚覆頂的高臺,後有祈禱室,供附近穆斯林日常禮拜之用。

_MG_8290.jpg

(緊連門樓西牆的是小清真寺,前有彩繪天棚覆頂的高臺,後有祈禱室。)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陵園西部的大型禮拜寺,為三合院形式,每逢宗教節日,進行大規模禮拜儀式。

_MG_8269.jpg

_MG_8275.jpg

_MG_8279.jpg

 ( 艾依提甲衣 ”,為三合院形式,每逢宗教節日,進行大規模禮拜儀式。)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參觀完西邊大型禮拜寺後,繞道小花園往門口走,在花園出口右邊看到一片翠綠的葡萄藤攀爬在一道矮牆上,其中已有幾串葡萄呈現晶瑩色澤,出口大門又有幾株石榴,果實鮮豔可愛,也算是為這塊充滿肅穆之氣的地方注入一絲祥和暖流!

_MG_8282.jpg

_MG_8287.jpg

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出了香妃墓大門,想找個洗手間卻遍尋不得,問了當地人終於在一個僻靜的地方找著,至於洗手間清潔嗎?衛生嗎?唉!就不用再敘述了!大陸除了幾個大都市或重點風景區外,要上洗手間,將就些吧!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今天回程的交通工具就是11路公車,我們今天就要靠著雙腳尋幽訪勝!沿著艾孜熱特路由東往西行,邊逛街邊觀察這個邊疆古城,街道兩旁建築古今參雜,但是伊斯蘭建築風格佔大多數,商店賣食物跟藥品以及一些民生物資,馬路上往來的車輛以小的拼裝車載客居多。

_MG_8313.jpg

_MG_8314.jpg

_MG_8324.jpg

             維吾爾族人生活受西域文化影響,服飾以毛織而成,圖案豐富多運用幾何紋樣。年齡較大維吾爾族婦女喜歡戴艷麗頭巾,喜愛「艾德萊絲綢」縫製的鮮艷色彩的連衣裙。男子愛穿豎條花布,「拜合衫綢」製作的無領外衣,全族都有戴「花帽」習俗。 近代以來,由於受到西方和俄國的影響,年輕人服飾有很大的變化!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沿著街道慢慢巡禮,太陽漸漸顯現它的威力,在高溫籠罩下,揮汗如雨,只見一個婦女帶著一大一小的孩子,就的在路邊的小水池用手掬水喝了起來,我們只能佩服她們有強健的胃!

 _MG_8306.jpg

(路邊水溝的水是他們可以飲用的甘泉!我們只敢喝飯店帶出來的礦泉水)

_MG_8298.jpg

(鮮豔色彩的頭巾)

_MG_8302.jpg

(「艾德萊絲綢」縫製的鮮艷色彩的連衣裙)

_MG_8303.jpg

_MG_8305.jpg

(傳統的服飾,現代的3C)

 

_MG_8317.jpg

_MG_8318.jpg

(新鮮無花果,剛烤好的餅,看起來色香味俱全,但我們也是不敢嘗試)

_MG_8320.jpg

(擺好姿勢,當個小模特兒)

_MG_8328.jpg

(大夥蹲著圍個圈,吃飯用手抓,隨便用個早餐準備幹活)

 _MG_8329.jpg

(色澤鮮艷,看起來清涼可口的飲料,我們也只能抿抿嘴,用眼睛看)

_MG_8359.jpg

(這幾隻羊待價而沽,我曾特別觀察牠們,發現這3隻羊眼中充滿惶恐,彷彿知道面對自己的,將是甚麼命運,突然間,我有點心酸)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逛了一個多小時,終於到了喀什中西亞國際貿易市場,裡面物品琳瑯滿目,藥品滿山滿谷,服飾高掛如彩色森林,樂器造型高雅多變,茶具如詩如幻,帽子造型大方美觀,只可惜我們對於大巴札賣的物品懷有戒心,知道他們對於觀光客開的價錢會很不合理,所以只有參觀、欣賞,並沒有拜任何東西,雖然這兒物品有些看起來真的賞心悅目,非常喜歡,但是就是忍著沒下手,這就是年紀大的定力!可能會損失一些採購樂趣,但更大的是守住了荷包,以及減少回國後的後悔!

_MG_8335.jpg

(服飾高掛如彩色森林)

_MG_8344.jpg

(樂器造型高雅多變)

_MG_8349.jpg

_MG_8350.jpg

(茶具色調高貴,造型優雅,如詩如幻)

_MG_8348.jpg

_MG_8356.jpg

(帽子造型大方美觀)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逛完大巴札,走過濱河北路艾孜熱特路口,看到幾個小孩,想跟他們拍個照,孩子很高興答應了,但大人卻嚴峻的以語言和手勢明確拒絕我們的要求,只好作罷!

_MG_8363.jpg

(沒能為幾個小朋友合照,其中透漏的訊息是---不信任)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艾孜熱特路左轉進入土曼路,經過幾小時的步行,實在渴了,買了4瓶礦泉水牛飲一番,解了渴,往高台區前進!這個區域房屋是建築在一塊小丘陵上,入口的兩旁幾間房子比較新,往裡面看去,就是一條小路,不但蜿蜒曲折,還高低起伏,房子更是壁連壁,櫛比鱗次,每隔幾十公尺,左右各有更小巷弄,人煙稀少,更多的房子已經上鎖或荒廢,完全沒有往日熱鬧情景,我們在如迷宮的胡同裡逛,卻始終沒有迷路,是因為老妹是識途老馬,掌握了認路的秘訣,原來此地鋪的磚頭是可以指點旅人迷津的: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在老城區裡如果迷路,就看腳下的磚,它就是行路的方向指標,可以帶領你走出老城。只要沿著6角形的磚走,便可走出老城;而另外一種4角形的磚,則會走向死胡同。這是當地人的一種暗語,外地人如果不懂,來此多半會迷路。

_MG_8367.jpg

(遠眺高台老城區)

_MG_8381.jpg

(階梯在左右,中間是車道)

_MG_8382.jpg

_MG_8386.jpg

_MG_8389.jpg

(2000多年歷史的高台對面,是現代化的高樓和高聳摩天輪,二者形成強烈對比)

_MG_8391.jpg

(高台裡的小孩,純真可愛,但是才露臉不一會兒,就被拉入屋裡,跟我們隔絕)

 _MG_8395.jpg

(鐵門雖已生鏽斑駁,但上面的鐵製飾紋,卻充滿藝術氛圍)

_MG_8399.jpg

(6角形磚是通路,四方形磚就是死胡同)

_MG_8404.jpg

(胡同蜿蜒,好像通向不知名、遙遠的盡頭)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因為此地高城區已經沒落,絕大部分以前會招待訪客的民居大多歇業,所以我們只是在巷子中穿梭參觀,不敢造次入內拜訪,以免產生不必要的糾紛,也幸虧我們有所警覺,才免去一些不必要的麻煩,就在我們走到出口處,路邊有2維吾爾族婦女,一老一年青,20多歲女孩首先開口:

女孩:你們戴口罩是不是怕我們把病傳染給你們?

老妹:不是的,因為今天風沙很大。

女孩:我們都不怕!

此時老婦人拉拉較年輕女孩的手,並輕聲對她說:(她們已經說了是因為風沙大)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事情發展至今,秀才遇上兵,有理說不清,她根深蒂固的不信任我們,多說無益,我們趕緊走出高城區,背後彷彿還聽到年輕女孩的歇斯底里聲音,這真是難得的面對面體驗!

_MG_8415.jpg

(回酒店路旁,有趣的路樹被修剪成跳舞大媽型態,真逗)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經過一天曲折、有趣的喀什市參觀,頭已昏昏,早已分不清東西南北了,我們最後是靠著老廖手機衛星導航回到酒店,今天雖然體力透支,又飢又渴(不敢隨便吃喝),但在補充完糧食,稍加休息後,又拿著行李坐上相永梅小姐的車子到機場,搭乘晚班飛機到烏魯木齊,入住烏魯木齊錦江之星,這一天,凌晨將近2點才入睡,自助旅行還是要有體力才行!

arrow
arrow

    阿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